麖的意思
麖
jīngㄐㄧㄥ基本解釋
◎馬鹿,體形高大,栗棕色,耳大而直立,四腳細長,性機警,善奔跑,尾毛色棕黑蓬松。雄的有角,為名貴藥材。
詳細解釋
名詞
◎水鹿。又名馬鹿,黑鹿 black deer。形體高大粗壯,耳大而直立,四肢細長,雄的有角,為名貴藥材[尸山]多蒼玉,其獸多麖?!渡胶=洝?/p>
麖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亥集下 部首:鹿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19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10頁,第29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10頁,第31字
例《字彙》同「麠」。
《山海經》:尸山獸多麖?!苍]〕似鹿而小,黑色。詳後麠字註。
注解
〔麖〕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鹿部。
〔麖〕字拼音是jīng,半包圍結構,可拆字為鹿、京。
〔麖〕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jīng] ⑴ 馬鹿,體形高大,栗棕色,耳大而直立,四腳細長,性機警,善奔跑,尾毛色棕黑蓬松。雄的有角,為名貴藥材。
麖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十上反切舉卿切頁碼第326頁,第23字續丁孫
麠
大麃也。牛尾一角。從鹿畺聲。
麖
或從京。
附注段玉裁注:「麠,大麃也。麃,各本作鹿,誤,今正?!夺尗F》云:『麠,大麃。牛尾,一角?!辉S(慎)所本也?!?/span>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十九反切己京反頁碼第802頁,第7行,第1字述
大鹿也,牛尾一角。從鹿畺聲。
反切………頁碼第802頁,第7行,第2字述
或從京。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十上反切舉卿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1882頁,第1字許惟賢第822頁,第9字
大麃也。牛尾,一角。
段注麃各本作鹿。誤。今正?!夺尗F》云:麠,大麃。牛尾,一角。許所本也?!妒?武帝紀》、《漢?郊祀志》皆曰:郊雍。??一角獸。若麃然。武帝所??正是麠。葢麃似麞無角。大麃有一角則謂之麠。當時《有司》因一角附會爲麟也。
從鹿。畺聲。
段注舉卿切。古音在十部。
或從京。
段注蜀都,《吳都》二賦如此作。此與?或從京正同。
麖字的相關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643頁,第6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813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620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417頁,第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388頁,第13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401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394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4802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067頁,第4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55頁,第2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403頁,第8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351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9701頁【補遺】第17473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612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841頁【崇文】第336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344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八冊,第530頁,第3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925頁,第6字 |
麖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