磔的筆順
磔的意思
磔
zhéㄓㄜˊ基本解釋
①古代分裂牲體以祭神。
②古代一種酷刑,把肢體分裂。~刑。
③漢字筆形之一,即“捺( nà )”。
詳細(xì)解釋
動詞
◎古代祭祀時分裂牲畜肢體dismember。
磔,辜也。 —— 《說文》。從桀,石聲。刳雞胸、腹而張之,令其干枯不收。故從桀磔,張也。 —— 《廣雅》旁磔。 —— 《禮記·月令》。注:“攘也。”祭風(fēng)曰磔。 —— 《爾雅》。李注:“以牲頭蹄及皮破之以祭。”[季春之月]九門磔攘。 —— 《禮記·月令》。孫希旦集解:“磔,磔裂牲體也。”
磔禳(磔攘。分裂牲體祭神以除不祥);磔雞(舊歷正月初一殺雞掛門外以除不祥)。又指古代的一種酷刑。以車分裂人體。
名詞
◎漢字書法之一,右下方的捺筆 right-falling stroke(in Chinese characters)刮視字棱,相其波磔,似是八分書耳。——《閱微草堂筆記》
象聲詞
◎鳥鳴聲,同“吱吱”磔磔云霄間。——宋· 蘇軾《石鐘山記》
磔
zhéㄓㄜˊ詳細(xì)解釋
磔
zhéㄓㄜˊ詳細(xì)解釋
1.漢字筆畫之一。永字八法中向右下斜引,末端稍出波折。如“水”字之末筆。
2.擬聲詞。模擬鳥鳴聲或形容鷓鴣的叫聲。
磔磔、格磔。
3.〈書〉古代(用車馬)扯裂人體的一種酷刑,指車裂;也指凌遲。
叔陵險(xiǎn)躁奔競,遂行悖逆,磔形骸,未臻其罪,污潴居處,不足彰過,悲哉(《陳書?卷三十六?新安王伯固列傳》)!。
4.〈書〉張開。
頷下修髯如戟,兩頰亦磔猬毛(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四?槐西雜志四》)。
磔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午集下 部首:石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99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835頁,第4字
標(biāo)點(diǎn)整理本: 第794頁,第14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陟格切,音摘──張也、??也、裂也、剔也。
《前漢???法志》:諸死??皆磔於市。景帝中二年,改磔曰棄市,勿復(fù)磔。師古曰:謂張其尸也。
例又,裂牲亦謂之磔。
《禮?月令》:季春命國難,九門磔攘,以畢春氣。
例又,書法,右下爲(wèi)磔。崔瑗〈永字八法歌〉:硺騰峻而速進(jìn),磔憶昔以遲移。
例又,《爾雅?釋天》:祭風(fēng)曰磔。孫炎曰:既祭,披磔其牲,以散風(fēng)也。或省作矺。
音又,葉竹棘切,音陟。蘇轍〈除日〉詩:念同去鄕里,此節(jié)已三失;楚人重歲時,爆竹鳴磔磔。
注解
〔磔〕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石部。
〔磔〕字拼音是zhé,左右結(jié)構(gòu),可拆字為石、桀,五行屬土。
〔磔〕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zhé] ⑴ 古代分裂牲體以祭神。⑵ 古代一種酷刑,把肢體分裂⑶ 漢字筆形之一,即“捺( nà )”。
磔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五下反切陟格切頁碼第177頁,第3字續(xù)丁孫
磔
辜也。從桀石聲。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十反切張格反頁碼第438頁,第5行,第1字述
辜也。從桀石聲。
鍇注臣鍇曰:「《爾雅》『祭風(fēng)曰磔』注:『今俗,當(dāng)大道中磔狗,云以止風(fēng)。』《禮?月令》曰:『四門磔攘。』」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五下反切陟格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947頁,第2字許惟賢第418頁,第2字
辜也。
段注《辛部》曰:辜,辠也。《掌戮》。殺王之親者辜之。注。辜之言枯也。謂磔之。鄭與許合也。《大宗伯》。以疈辜祭四方百物。大鄭從故書作罷辜。云罷辜,披磔牲以祭。《爾雅》。祭風(fēng)曰磔。郭云:今俗當(dāng)大道中磔狗云以止風(fēng)。按凡言磔者,開也。張也。刳其??腹而張之。令其乾枯不收。字或作矺。見《史記》。
從桀。石聲。
段注陟格切。古音在五部。今俗語云磔破者。當(dāng)作此字。音如作。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朱三辜也,即?也。後音轉(zhuǎn)為剮,有開張誼。故丿為波,乀為磔。古無舌上音,磔與拓音同,凡拓當(dāng)作磔,磔為魚陽之入聲,故磔又與張音轉(zhuǎn)。
磔字的相關(guān)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351頁,第3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450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53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22頁,第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20頁,第2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769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344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963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125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biāo)整 | 第138頁,第11字 |
11 | 標(biāo)注說文 | 第221頁,第3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771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5699頁【補(bǔ)遺】第16841頁【後編】第14643頁 |
14 | 通訓(xùn)定聲 | 第1860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460頁【崇文】第183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694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234頁,第1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五冊,第722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556頁,第2字 |
磔字的翻譯
- to dismember, tear apart; downward stroke slanting right
- Zerstückelung des K?rpers (als Strafe in alten Zeiten)? (S, Rechtsw)?, Zhe-Strich: nach rechts fallender Strich (in chinesischen Schriftzeichen)? (S)
- Lingchi
磔的字源字形
秦 簡 睡虎地
漢 簡 張家山
唐 石經(jīng) 開成石經(jīng)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