濎
復制濎字概述
〔濎〕字拼音是dǐng,tìng 部首是氵, 總筆畫是15畫。
〔濎〕字是左右結構
〔濎〕字倉頡碼是EBUL 五筆是IHNN 四角號碼是32127 鄭碼是VLZN
〔濎〕字的UNICODE是6FCE。 十進制為28622,UTF-32:00006fce,UTF-8:E6 BF 8E。
濎的意思
濎
1dǐngㄉㄧㄥˇ基本解釋
◎〔~濘( nìng )〕(水)清澈,如“中有蘭渚華池,淥流~~。”
濎
2tìngㄊㄧㄥˋ基本解釋
◎〔~濙( yíng )〕細小的水流,如“梁弱水之~~兮。”
濎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59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655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603頁,第18字
音《廣韻》、《集韻》??都挺切,音頂──濎濘,水貌。或作?。
音又,《集韻》:他頂切,音珽──濎濙,小水貌。揚雄〈甘泉賦〉:梁弱水之濎濙。
音又,他定切,音聽──義同。
注解
〔濎〕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濎〕字是多音字,拼音是dǐng、tìng,左右結構,可拆字為氵、鼎。
〔濎〕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dǐng] ⑴ 〔~濘( nìng )〕(水)清澈,如“中有蘭渚華池,淥流~~。”㈡ [tìng] ⑴ 〔~濙( yíng )〕細小的水流,如“梁弱水之~~兮。”
濎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