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順 反饋

復(fù)制 字帖

zhí ㄓˊ

目部 共8畫 上下結(jié)構(gòu) U+76F4
漢語字典

目部

8畫

3畫

上下結(jié)構(gòu)

zhi

zhí

會意字

FHF

JBMM

EDLC

40102

4160

5417

76F4

[12251111] 橫、豎、豎、橫折、橫、橫、橫、橫

直字概述

折疊展開

〔直〕字拼音是zhí 部首是目, 總筆畫是8畫。

〔直〕字是上下結(jié)構(gòu) 五行屬火。

〔直〕字倉頡碼是JBMM 五筆是FHF 四角號碼是40102 鄭碼是EDLC 中文電碼是4160 區(qū)位碼是5417

〔直〕字的UNICODE是76F4。 十進制為30452,UTF-32:000076f4,UTF-8:E7 9B B4。

〔直〕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一級漢字

〔直〕字屬最常用字

〔直〕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常用字

〔直〕字的反義字是

〔直〕字的異體字是

直的筆順

折疊展開

直的意思

折疊展開

zhíㄓˊ

基本解釋

不彎曲。~線。~角。~徑。~立。~截了當(dāng)。~覺( jué )。~觀。

把彎曲的伸開。~起腰來。

公正合理。是非曲~。理~氣壯。耿~。正~。

爽快,坦率。~爽。~率( shuài )。~諫。~誠。~言不諱。

一個勁兒地,連續(xù)不斷。一~走。~哭。

豎,與“”相對。不要橫著寫,要~著寫。

漢字筆形之一,自上至下。

姓。

詳細解釋

形容詞

1.會意。小篆字形,從L( yǐn ),從十,從目。 徐鍇:“L,隱也,今十目所見是直也。”本義:不彎曲,與“”、“”相對。

2.同本義straight

直,正見也。 —— 《說文》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 —— 《荀子·勸學(xué)》正直為正,正曲為直。 —— 《左傳·襄公七年》木曰曲直。 —— 《書》巽為繩直。 —— 《易·說卦》先定準(zhǔn)直。 —— 《禮記·月令》爭高直指。 —— 吳均《與朱元思書》中通外直。 —— 宋· 周敦頤《愛蓮說》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 —— 清· 龔自珍《病梅館記》

3.又。

斫直刪密。

4.又。

鋤其直。

直線;直路;筆直;直迫(直直愎愎。直直劈劈。直搭直。直截了當(dāng));直橛橛(身體挺得直直的);直隆隆(高而直起);直塹(直的溝渠);直縷(形容直直挺挺,形容筆直或僵直的樣子);直坦坦(筆直而平坦)

5.豎。與“”相對 vertical。跟地面垂直的。

直欄橫檻。 —— 唐· 杜牧《阿房宮賦》

直上直下;直升機。

6.引申為正直;公正;不偏私honest; fair

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 —— 《韓非子·五蠹》師直為壯,曲為老。 ——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 ——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直道而行。 —— 宋· 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居正憚瑞峭直。 —— 《明史》

直辭(正直的言辭);直聲(正直之言);直質(zhì)(正直樸實的資質(zhì));直信(正直誠實);直言正色(言語正直,儀容嚴(yán)肅)

7.直爽frank; straightforward

哥哥是口直心快射糧軍。 —— 《元曲選》

心直口快;直勢(耿直坦率);直性子(性情直爽的人);直人(直爽的人;正直的人);直心眼(指人的心地直率)

8.due

云白山青萬余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直南(正南);直北(正北);直準(zhǔn)(正則)

9.正當(dāng),有理appropriate; correct; right

師直為壯,曲為老。 ——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副詞

1.徑直,一直directly

敢獨與數(shù)十騎馳,直貫胡騎。 —— 《史記·李將軍列傳》直抵其城。 —— 《資治通鑒·唐紀(jì)》直進罾步。 —— 《廣東軍務(wù)記》

2.又。

直至初六。直詰袁曰。 —— 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直書就和(徑直寫成了一首和詩);直律律(直接;徑直);直乃(簡直就是);直敘(直接敘述);直解(直接領(lǐng)悟);直抵(一直到達)

3.故意intentionally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圮下。 —— 《漢書·張良傳》直墮其履圯下。 —— 《史記·留侯世家》

4.竟然unexpectedly

何物老魅,直爾大膽,致壞篋子。 —— 《聊齋志異》而直為此廩廩也。(直:竟。為:造成。廩廩:通懔懔,危懼的樣子。) —— 漢· 賈誼《論積貯疏》

直如此(竟然這樣);直恁(竟然如此;竟然這樣)

5.只;僅僅only

不可,直不百步耳。 —— 《孟子·梁惠王上》直無由進之耳。 —— 《荀子·禮論》直好世俗之樂耳。 —— 《孟子·梁惠王下》直以為不能。 —— 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直見愛甚。 —— 唐· 柳宗元《柳河?xùn)|集》

直當(dāng)?shù)模▋H僅夠得上;只值);直好(只得;只好)

6.簡直absolutely; literally

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 —— 《莊子·秋水》直可驚天地。 —— 孫文《序》

7.通“”&X({tè})。單單,單獨only; alone

直好世俗之樂耳。 —— 《孟子·梁惠王下》直立而不勝。 —— 《荀子·不茍》直墮其履圮下。 —— 《史記·留侯世家》

動詞

1.伸直;挺直straighten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 《荀子·勸學(xué)》

直身(伸直的身軀);直直腰兒;把鐵絲直一直;直腳(伸腿,死去);直屢屢(挺直)

2.伸雪[冤屈]redress(an injustice)

妾雖死不敢訴也,而天使見之,為直其冤。 —— 蘇軾《子姑神記》

3.面對著,當(dāng)confront; face; in face of

馬各直其算。 —— 《禮記·投壺》前列直斗口三星。 —— 《史記·天官書》武庫正直其墓。 —— 《史記·樗里子甘茂傳》魏之武卒,不可以直 秦之銳士。 —— 《漢書·刑法志》[主人]立阼階下,直東序西面。 —— 《儀禮·士冠禮》直夜?jié)铣觥?—— 《史記·項羽本紀(jì)》

4.遇,碰上meet

管教他靈山會里直著個有緣人。 —— 湯顯祖《南柯記·宮訓(xùn)》

5.當(dāng)值,輪值,輪班take turn; in turn

王民為侍中,直于省內(nèi)。 —— 房玄齡《晉書》直使送之。 —— 《戰(zhàn)國策·齊策三》。注:“直,當(dāng)日直使也。”

直內(nèi)(內(nèi)廷值班的人);值月(當(dāng)值某月);直房(值班室)

6.擔(dān)任undertake; assume the office of

宋孝武使直華林學(xué)省。 —— 李延壽《南史》

7.價值相當(dāng)于be worth

為皮幣,直四十萬。 —— 《史記·平淮書》豈聞一絹直萬錢? —— 杜甫《惜昔詩》

名詞

1.價值;代價value; worth

爰得我直。 —— 《詩·魏風(fēng)·碩鼠》象床之直千金。 —— 《戰(zhàn)國策·齊策三》系向牛頭充炭直。 —— 唐· 白居易《賣炭翁》昂其直。 —— 《聊齋志異·促織》

2.又。

高其直。

3.工錢pay; salary

受若直,怠若事。 —— 柳宗元《送薛存義之任序》

連詞

即使even; even if

人生直作百歲翁,亦是萬古一瞬中。 —— 《池州送孟遲先輩》

直饒(即使)

介詞

當(dāng)…時候 as; at that time直夜?jié)铣觥!妒酚洝ろ椨鸨炯o(jì)》

zhíㄓˊ

詳細解釋

1.不彎曲的。

筆直、直線。

2.不邪曲,沒有私心的。

正直、耿直。

3.縱的、豎的。

直行書寫、鉛直線。

4.行為或性格坦白爽快。

心直口快、直性子。

5.呆板、僵硬。

兩眼發(fā)直、雙腿僵直。

1.但、只、不過。

《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竟然、居然。

金?元好問〈水調(diào)歌頭?恨人閑〉詞:“恨人閑、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水滸傳?第一回》:“我直如此有眼不識真師,當(dāng)面錯過。”

3.沒有間隔的。參見“直達”條。

1.抵得上。

《史記?卷三○?平準(zhǔn)書》:“乃以白鹿皮方尺,緣以藻繢,為皮幣,直四十萬。”

2.抵擋。

《漢書?卷二三?刑法志》:“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銳士。”

3.當(dāng)班、站勤。

《金史?卷一七?哀宗本紀(jì)上》:“日二人直,備顧問。”

1.報酬、酬金。

《后漢書?卷四七?班超傳》:“為官寫書,受直以養(yǎng)老母。”

2.姓。如漢代有直不疑。

zhíㄓˊ

詳細解釋

1.不彎曲(與“”相對)。

直射、筆直、垂直、木直中繩。

2.使變直;挺直。

直直腰、直著身子。

3.合乎道義的;合理的。

正直、理直氣壯、師直為壯。

4.直爽;直率。

直性子、直言不諱、心直口快。

5.從上到下的;豎(與“”相對)。

直升機、直排本、直欄橫檻、直上直下。

6.漢字基本筆畫豎筆的別稱。從上向下,形狀是“”。

7.表示不改變方向地(進行),相當(dāng)于“徑直”;表示不經(jīng)過中間事物,相當(dāng)于“直接”。

從空中直落到地面、直插云霄、直奔學(xué)校、直達列車。

8.表示不間斷地(發(fā)出某種動作行為),相當(dāng)于“一直”。

笑得直流淚、直說到大天亮、他被說得直點頭。

9.表示跟某種情況完全一樣,相當(dāng)于“簡直”。

人生直如朝露,轉(zhuǎn)瞬即逝、這一聲聲戰(zhàn)鼓直似隆隆雷鳴一般。

10.姓。

直的康熙字典

折疊展開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午集中 部首:目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14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800頁,第5

標(biāo)點整理本: 第757頁,第11

古文: ????

唐韻》:除力切;《集韻》:逐力切,??音値。
說文》:正見也。
博雅》:正也。
玉篇》:不曲也。
易?坤卦》:直其正也。
書?洪範(fàn)》:王道正直。

又,準(zhǔn)當(dāng)也。
禮?投壺》:馬各直其算。
史記?平準(zhǔn)書》:以白鹿皮爲(wèi)皮幣,直四十萬。

又,《增韻》:當(dāng)也。
儀禮?士冠禮》:主人立于阼階下,直東序西面。〔疏〕謂當(dāng)堂上東序牆也。

又,伸也。
孟子》:枉尺而直尋。

又,《玉篇》:侍也。
晉書?羊祜傳》:悉統(tǒng)宿衞,入直殿中。

又,順也。
詩?鄭風(fēng)》:洵直且侯。

又,猶宜也。
詩?魏風(fēng)》:爰得我直。

又,猶但也。
孟子》:直不百步耳。

又,猶故也。
史記?留侯世家》:張良嘗遊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

又,埋枉曰直。韓愈〈王仲舒墓誌〉:公知制誥友人得罪公,獨爲(wèi)直其寃。

又,直來,無事而來也。
公羊傳?莊二十七年》:直來曰來。

又,《禮?月令》:田事既畢,先定準(zhǔn)直,農(nóng)乃不惑。〔疏〕準(zhǔn)謂輕重平均,直謂繩墨得中也。

又,骨直,謂強毅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骨直以立。

又,語發(fā)聲。
史記??筴傳》:神?知吉兇,而骨直空枯。
正義》曰:直,語發(fā)聲也。

又,柄也。
禮?明堂位》:玉豆雕篹。〔註〕篹,籩屬,雕刻飾其直者也。〔疏〕雕鏤其柄。

又,殖也。揚子《??經(jīng)》:直,東方也、春也。質(zhì)而未有文也。〔註〕直之言殖也。萬物甲始出殖立,未有枝葉也。

又,揚子《方言》:袒謂之直衿。〔註〕婦人初嫁所著上衣,直衿也。

又,《韻會小補》:器直,曲尺也。梓人用之。

又,官名。
鄧析子?轉(zhuǎn)辭篇》:湯有司直之人。又,《通典》:漢時繡衣直指,卽秦時御史大夫。

又,直人,邑名。
左傳?昭二十三年》:劉子取直人。

又,泉名。
公羊傳?昭五年》:直泉者何,涌泉也。

又,門名。
三輔黃圖》:長安城西出第二門曰直城門。

又,姓。漢有直不疑。

又,《諡法》:肇敏行成曰直。

又,《集韻》、《韻會》:直吏切;《正韻》:直意切,??音治──與値通。
史記?項羽紀(jì)》:直夜?jié)!苍]〕直,讀曰値。當(dāng)也。
索隱》曰:古字例以直爲(wèi)値。
前漢?酷吏傳》:無直甯成之怒。
史記》作値。

又,物價曰直。
北史?齊景思王傳》:食雞羹,何不還他價直也。

又,傭作得錢亦曰直。柳宗元〈送薛存義序〉:向使傭一夫於家,受若直,怠若事,則必甚怒而黜罰之矣。

又,葉直略切,音著。
樂府?焦仲卿妻詩》: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阿母得聞之,零淚應(yīng)聲落。

又,葉直六切,音逐。
楚辭?九章》: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與嚮服。俾山川以備御兮,命咎繇使聽直。

六書正譌》:從乚,從十、目。乚,古隱字。十目所視,雖隱亦直。會意。俗作直,非。

注解

〔直〕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直〕字拼音是zhí,上下結(jié)構(gòu),可拆字為十、??,五行屬

〔直〕字造字法是會意。小篆字形,從L( yǐn ),從十,從目。 徐鍇:“L,隱也,今十目所見是直也。”。本義是不彎曲,與“枉”、“曲”相對。

〔直〕字的漢語字典解釋: [zhí] ⑴ 不彎曲⑵ 把彎曲的伸開⑶ 公正合理⑷ 爽快,坦率⑸ 一個勁兒地,連續(xù)不斷⑹ 豎,與“橫”相對⑺ 漢字筆形之一,自上至下。⑻ 姓。

直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博克字典網(wǎng)整理。直的解釋內(nèi)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直的說文解字

折疊展開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十二下反切除力切頁碼424頁,第1續(xù)

??

異體直、??

??正見也。從??從十從目。

鉉注徐鍇曰:「??,隱也。今十目所見是直也。」

??

異體??

??古文直。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從目,目上以一直筆表示直視。金文以下或加『??(表區(qū)域義)』,蓋建築須直。《郭店?緇衣》、《老乙》二形實為『植』字,借為『直』,《說文》逕以為古文『直』。」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二十四反切陳力反頁碼1011頁,第1行,第1

??正見也。從十、目、??

鍇注臣鍇曰:「??,隱也。今十目所見是直也。《春秋左傳》曰:『叔向,古之遺直也。』會意。」

反切………頁碼1011頁,第2行,第1

古文直或從木,如此。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十二下反切除力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533頁,第5許惟賢1101頁,第5

??正見也。

段注《左傳》曰:正??爲(wèi)正。正曲爲(wèi)??。其引申之義也。見之審則必能矯其枉。故曰正曲爲(wèi)??

從十目??

段注謂以十目視????者無所逃也。三字會意。除力切。一部。今隷作??

古文??。或從木如此。

段注囧猶目也。從木者,木從繩則正。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十目燭隱,故漢有司直官。

燭隱也,故漢有「司直」之官。

燭隱,故漢有司直之官,引申為曲直。

白話解釋

直,正視。字形采用“∟、十、目”會義。,是古文寫法的“直”。

字形解說

甲骨文字形從目,目上一直筆表示正面直視。金文字形從十、從目、從。十目表示眾多眼睛,(?),表示隱蔽。三者相合表示眾目所視,無所隱蔽遁逃。戰(zhàn)國楚系文字目變作「」,形似田。戰(zhàn)國秦系文字從十、從目、從?,與金文同意,而為篆文字形之所本。隸書字形則將「十」省變作「亠」,又將(?)拉直為橫筆,而為楷書字形所本。《說文》另收有古文「」,從十、從、從木,「」實為「目」的變形,當(dāng)是「植」的古文而誤置於此。在六書中,甲骨文字形屬於合體指事,金文至楷書字形則屬於異文會意。

直字的相關(guān)索引

#書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38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1075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803頁
4說文校箋第560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503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858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12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250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685頁,第2字
10說文標(biāo)整第334頁,第5字
11標(biāo)注說文第537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442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2401頁【補遺】第17876頁
14通訓(xùn)定聲第868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104頁【崇文】第4413頁
16說文句讀第1828頁
17說文新證第870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530頁,第4字
19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001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176頁,第1字

直字的翻譯

折疊展開
  1. straight, erect, vertical
  2. gerade, geradeaus, genau, ununterbrochen, direkt (Adv)?, Zhi (Eig, Fam)
  3. directement, sans cesse, redresser, droit, vertical, franc, sincère

直的字源字形

折疊展開

直(甲骨文·商·子組) 甲骨文 子組

直(甲骨文·商·午組) 甲骨文 午組

直(甲骨文·商·賓組) 甲骨文 賓組

直(甲骨文·商·歷組) 甲骨文 歷組

直(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直(玉書·春秋·侯馬盟書) 春秋 玉書 侯馬盟書

直(簡·楚〔戰(zhàn)國〕·郭店) 楚〔戰(zhàn)國〕 郭店

直(簡·楚〔戰(zhàn)國〕·上博) 楚〔戰(zhàn)國〕 上博

直(簡·秦·睡虎地) 睡虎地

直(簡·秦·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

直(簡·秦·龍崗) 龍崗

直(簡·秦·關(guān)沮) 關(guān)沮

直(簡·漢·張家山) 張家山

直(石經(jīng)·漢·熹平石經(jīng)) 石經(jīng) 熹平石經(jīng)

直(石經(jīng)·唐·開成石經(jīng)) 石經(jīng) 開成石經(jīng)

直(印刷字體·宋·廣韻) 印刷字體 廣韻

直(印刷字體·宋·增韻) 印刷字體 增韻

直(傳抄·宋·汗簡) 傳抄 汗簡

直(傳抄·宋·古文四聲韻) 傳抄 古文四聲韻

直(傳抄·宋·集篆古文韻海)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直(印刷字體·明·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直(印刷字體·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