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字概述
〔摧〕字拼音是cuī 部首是扌, 總筆畫是14畫。
〔摧〕字是左右結構 五行屬金。
〔摧〕字倉頡碼是QUOG 五筆是RMWY 四角號碼是52015 鄭碼是DLNI 中文電碼是2301 區位碼是2061。
〔摧〕字的UNICODE是6467。 十進制為25703,UTF-32:00006467,UTF-8:E6 91 A7。
〔摧〕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是一級漢字。
〔摧〕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是常用字。
〔摧〕字的異體字是 莝
摧的筆順
摧的意思
摧
cuīㄘㄨㄟ基本解釋
①破壞,折斷。~殘。~折。~頹。~眉折腰。
②挫敗,挫折。~敗。~挫。~陷。
③傷痛。~愴。~心。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手,崔聲。本義:折斷。
2.同本義break。
先祖于摧。 —— 《詩·大雅·云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 —— 范仲淹《岳陽樓記》
摧折(折斷毀壞);摧剝(摧折剝落);摧燒(折斷而投于火中燒毀)
3.摧毀,破壞,毀壞destroy。
列缺霹靂,上巒崩摧。 ——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摧堅(攻破敵人的堅銳部隊);摧堅斬敵(破陣殺敵);摧破(摧陷攻破);摧逼(摧殘)
4.挫敗defeat。
折銳摧矜。 —— 《楚辭·憂苦》。注:“挫也。”素疾大戶兼并,力摧豪強,撫貧弱。 —— 《明史·海瑞傳》
摧屈受挫而屈服;摧辱(挫折羞辱);摧敗(擊破;打敗);摧鋒(挫敗敵軍的銳氣);摧鋒陷陣(破敵深入)
5.倒塌;崩裂 collapse。如:地崩山摧壯士死;天摧地塌;摧塌(倒塌)
6.悲痛,哀傷grieve。
阿母大悲摧。 —— 《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摧心(痛心。非常悲痛);摧愴(傷心);摧圮(傷痛之極);摧裂(極言悲痛)
摧
cuīㄘㄨㄟ詳細解釋
動
1.折斷。
《說文解字?手部》:“摧,折也。”《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摧折、摧枯拉朽。
2.毀壞、崩塌。
唐?李賀〈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鱗開。”元?關漢卿《拜月亭?楔子》:“雖是這戰伐,負著個天摧地塌。”
摧毀、無堅不摧。
3.挫折、壓抑。
《史記?卷一○○?季布傳》:“當是時,諸公皆多季布能摧剛為柔。”《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斯三虜者當世雄杰,皆摧其鋒。”
4.傷害。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二首之二:“展詩清歌聊自寬,樂往哀來摧肺心。”唐?李白〈長相思〉詩:“長相思,摧心肝。”
摧
詳細解釋
◎毀壞;折斷。
摧毀、摧折、地崩山摧、無堅不摧。
摧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74頁,第14字
同文書局本: 第450頁,第23字
標點整理本: 第398頁,第1字
音《唐韻》、《集韻》??昨回切,音漼,讀若罪平聲。
《說文》:擠也。一曰挏也。一曰折也。
音又,《集韻》、《韻會》、《正韻》??徂回切,音嗺──義同。
例又,沮也。
《詩?邶風》:室人交徧摧我。〔箋〕摧者,刺譏之言。
例又,《增韻》:挫也、抑也。
《史記?季布傳》:能摧剛爲柔。
例又,《爾雅?釋詁》:摧詹,至也。揚子《方言》:摧詹,楚語。
《詩?大雅》:先祖于摧。〔傳〕至也。〔疏〕先祖之神,於何所至。
例又,滅也。
《詩?大雅》:〔朱傳〕先祖之祀,將自此而滅也。
音又,《集韻》:遵綏切,醉平聲──退也。
《易?晉卦》:晉如摧如。鄭康成讀。
音又,催內切,音啐──減也。
音又,《集韻》、《正韻》??寸臥切,音剉──與莝同,斬芻也。
《詩?小雅》:乘馬在廐,摧之秣之。〔箋〕摧,今莝字也。
注解
〔摧〕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摧〕字拼音是cuī,左右結構,可拆字為扌、崔,五行屬金。
〔摧〕字造字法是形聲。從手,崔聲。本義是折斷。
〔摧〕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cuī] ⑴ 破壞,折斷⑵ 挫敗,挫折⑶ 傷痛
摧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十二上反切昨回切頁碼第401頁,第10字續丁孫
摧
擠也。從手崔聲。一曰挏也,一曰折也。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二十三反切徂回反頁碼第974頁,第6行,第2字述
擠也。從手崔聲。一曰挏。一曰折也。
鍇注臣鍇曰:「挏,推動也。」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十二上反切昨回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383頁,第4字許惟賢第1035頁,第7字
擠也。
段注《釋詁》、《毛傳》皆曰:摧,至也。卽抵之義也。自推至摧六篆同義。
從手。崔聲。
段注昨回切。十五部。
一曰挏也。
段注挏者,??引也。
一曰?也。
段注?者,??也。今此義行而上二義廢矣。詩。室人交徧摧我。傳曰:摧,沮也。此折之義也。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朱一擠也,引申為止。
錢一擠也,引申訓止。
錢二擠也,引申為止。
白話解釋
摧,推擠。字形采用“手”作邊旁,采用“崔”作聲旁。一種說法認為,“摧”是“推動”的意思。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摧”是 “折斷”的意思。
字形解說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從手、崔聲。隸書、楷書同。字從「手」為義符,表示是手部的動作;從「崔」為聲符,不兼義,據《說文》,「崔」字本義為山很高大,這個意義和「摧」字無關。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摧字的相關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91頁,第8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009頁,第5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760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26頁,第6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74頁,第8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741頁,第6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941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5884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530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14頁,第25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03頁,第15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179頁,第4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1745頁【補遺】第17788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399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043頁【崇文】第416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713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491頁,第6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619頁,第5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1108頁,第5字 |
摧字的翻譯
- destroy, break, injure
- brechen (V)?, unterdrücken (V)?, verwüsten, zerst?ren (V)
- pousser, hater
摧的字源字形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