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jiēsuì

玉石皆碎

拼音 yù shí jiē suì 怎么讀

注音 ㄩˋ ㄕˊ ㄐㄧㄝ ㄙㄨㄟˋ

感情 中性

近義詞 玉石俱焚 玉石俱摧

玉石皆碎的意思

折疊展開(kāi)

猶玉石俱焚。

出處三國(guó)?魏?鍾會(huì)《移蜀檄》:“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發(fā),玉石皆碎,雖欲悔之,亦無(wú)及已。”

用法作謂語(yǔ)、定語(yǔ)、賓語(yǔ);指同歸于盡。

玉石皆碎字義分解

折疊展開(kāi)

讀音(yù), 玉部,共5畫(huà)

①. 石頭的一種,質(zhì)細(xì)而堅(jiān)硬,有光澤,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藝品。 如: 玉石。玉器。玉璽(君主的玉印)。拋磚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②. 美,尊貴的,敬辭。 如: 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稱(chēng)別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麗的宮闕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③. 姓。

讀音(shí,dàn), 石部,共5畫(huà)

㈠ 石 [ shí ]

①. 構(gòu)成地殼的礦物質(zhì)硬塊。 如: 石破天驚(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②. 指石刻。 如: 金石。

③. 指古代用來(lái)治病的針。 如: 藥石。藥石之言(喻規(guī)勸別人的話(huà))。

④. 中國(guó)古代樂(lè)器八音之一。

⑤. 姓。

㈡ 石 [ dàn ]

①. 中國(guó)市制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在古書(shū)中讀shí,如“二千石”)

讀音(jiē), 白部,共9畫(huà)

①. 全,都。 如: 皆大歡喜。人人皆知。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

讀音(suì), 石部,共13畫(huà)

①. 完整的東西破壞成零片或零塊。 如: 碎裂。粉碎。粉身碎骨。

②. 零星,不完整。 如: 碎屑。瑣碎。碎瓊。支離破碎。

③. 說(shuō)話(huà)嘮叨。 如: 嘴碎。閑言碎語(yǔ)。

玉石皆碎分字成語(yǔ)組詞

折疊展開(kāi)